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暗示——孩子乐于同意的教育形式

   日期:2024-03-25     来源:www.yingfupt.com    浏览:746    
文章简介:爸爸妈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,应去掉那些叫人不快的需要、命令、需要等词语,而通过启发、暗示、商量等形式来进行,这种形式的教育,孩子会更乐于同意,更喜欢。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、手势、表情。

爸爸妈妈在孩子教育问题上,应去掉那些叫人不快的需要、命令、需要等词语,而通过启发、暗示、商量等形式来进行,这种形式的教育,孩子会更乐于同意,更喜欢。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、手势、表情。

眼神暗示

吃过晚饭,父亲给东东讲故事,讲着讲着,东东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。父亲没停下来,不过他用双眼紧盯着儿子的小手。不一会儿,东东醒了过来,双手安静了。

分析: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,比语言能更细腻更明确地表达感情。眼神暗示就是用双眼把要说的话,所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。

表情暗示

家来了客人,瓜瓜有了小伙伴开心得忘乎所以,发起了人来疯。他一会狂笑,一会尖叫,连父亲的眼神也视若无睹。于是父亲猛地皱起了眉头。这下,瓜瓜总算看到了,声音也减少了不少。

分析: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,譬如一定、赞同、可以、不可以、不该等等。孩子做了好事,你对他赞许地址一点头。孩子经过努力,解开了一道题,你对他会心地笑笑,都是一种最好的勉励。

言语暗示

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,母亲提醒过几次,但成效不理想。一次,母亲告诉浩浩,楼下亮亮的母亲说亮亮真乖,天天一直自己把床被收拾得整整齐齐。浩浩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,但日渐地自己动手掌握了叠被。

分析:既然是暗示,就是不需要言语直接表态。当要表彰或批评时,而采取一种迂回的办法,用讲故事、打比喻、作比较等把我们的看法巧妙的点出来,让孩子心领神会,在一种柔和的氛围中同意教育。

动作暗示

周末,晚上9点多了,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。母亲一言不发,却站起来把孩子床上的被子铺开,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,上床休息。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孩子,小飞立刻走进了我们的房间。

分析: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我们的想法表露出来,从而教育孩子。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,发现孩子坐姿不正,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,并书写一两个字,让孩子同意这类暗示,他就会学着做出反应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